Language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01-13

IM体育山东日照:上下楼变上下游,产业园成产业链

IM体育  “大张玻璃开料、CNC精雕、清洗线清洗、扫光机研磨……”沿着玻璃盖板生产工艺的流程,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工作。在山东日照山海天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4号厂房1—2层的玻璃盖板及电容式触摸屏项目,即将在本月底正式投产。   “我们的项目建设了高标准无尘车间、仓储功能区,新上玻璃盖板、触摸屏、智能开关等生产线7条,单单设备投入就近4000万元,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山东煜庆智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韬介绍,企业目前已与海尔、海信、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玻璃盖板及电容式触摸屏项目由山东煜庆智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亿元,是山海天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园招引落户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玻璃盖板600万片,电容式触摸屏200万套,智能开关100万套,实现年产值1.05亿元。   “日照是我们项目的首选地,考察后就决定入驻产业园,并且新建了74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谈及项目为何落地日照,王杰韬介绍,日照的地理位置处在北方的南方,距离江苏、上海、浙江都很近,可以覆盖企业在华东地区的客户。   玻璃盖板及电容式触摸屏项目从落地到设备调试阶段,仅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是山海天全面落实“谋招推服”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快速落地的一个缩影。   “山海天为项目引进建成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帮助,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人放心。”王杰韬说。   “为了保障客商人员入驻后的生活问题,我们加班加点推进后勤服务,在投产前完成了食堂和公寓的装修。在客商装修期间,也多次派人协助,帮助客商早日达到投产条件,保障项目有效运行。”山海天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经理张铧中介绍。   山海天智能制造产业园秉持“企业至上”的理念,为入驻企业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在这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前后楼就是产业链。产业园标准化建设的“磁吸效应”正在加速释放。   玻璃盖板及电容式触摸屏项目落地园区没多久,便吸引了其他下游产业项目的入驻意向。   江西芯屏智能显示屏项目计划明年开始装修,主要研发、生产、销售面向中高端用户的手机、平板、车载等显示屏产品,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近1亿元。   “江西芯屏智能显示屏项目将入驻山海天智能智造产业园4号楼3-4层,就在我们项目的楼上,这对于完善我们企业的下游配套和产品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为当地及其他华东地区客户服务。”王杰韬说。   得益于当地优质营商环境和“店小二”式服务,山海天智能制造产业园吸引了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契合度高的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这里成为发展智能终端制造产业的主要载体,以及招商引资、创新创业、培植税源的重要平台。   “我们将不断完善配套,积极引进一批互为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入驻智能制造产业园,助力产业集群成势。”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一期规划占地140亩,概算总投资4亿元,将进一步提升山海天的产业层次,促进山海天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记者 赵庆江 解贵民 孙晓梅)
01-13

IM体育兰州新区早春西瓜抢鲜登陆春节市场

IM体育  原标题:兰州新区36万斤早春西瓜抢鲜登陆春节市场     1月7日,一辆满载西瓜的大货车从兰州新区秦川现代农业产业园驶出,发往东部沿海市场。这是秦川园区今年上市的首批早春蜜西瓜,产量达36万斤,预计销售额可达440万元。   走进秦川现代农业产业二期的西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日光大棚在广袤田野间规整排列。大棚内,繁茂的西瓜藤叶依着吊蔓交错攀爬,每根藤蔓上只保留了一个挂着吊牌的西瓜。   得益于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等特点,原本在山东潍坊大面积种植的“绿鸢”牌西瓜,在新区安家落户,甜度更胜从前。   据了解,目前秦川现代农业产业园有76座大棚种植了西瓜,首批有17座大棚的西瓜上市。西瓜的种植,解决了周边村子60多人的就业问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靖博 见习记者 石艳钰 文/图
01-13

IM体育逐梦八闽山海好风光——华能福建分公司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IM体育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海交融,人间福地,“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在这里萌芽生长。   作为中国华能在闽企业,华能福建分公司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秉承“三色”公司使命,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三六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华能东南总部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羽翼日益强健,累计发电量超3300亿千瓦时,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成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建设美丽新福建的重要力量。   华能福建分公司党委结合公司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强调福建分公司要紧紧融入福建发展大局,切实把规划“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聚焦能源保供,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红线,为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能源保障;聚焦转型升级,坚持风光火储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基地型项目开发、光伏高质量发展、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加快绿色发展步伐;聚焦改革创新,加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成果凝练转化,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战新产业。   多能互补 奋进绿色发展   在位于福州的华能长乐光伏电站,金色的阳光洒在平整宽阔的光伏矩阵上,犹如蔚蓝的海洋波光粼粼。连城天子壁风电场,云海越过山巅,蜿蜒的山脉与高耸入云的风机交相呼应,转动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追光而行,驭风而上。从发出第一度光电,到第一度风电,华能人在闽追风逐光、跨越山海的脚步从未停歇。   华能福建连城天子壁风电场      华能长乐光伏电站 李燕军/摄   近年来,华能福建分公司抢抓“双碳”战略新机遇,谋划“风光火核储”一体化发展思路和“三区两带”发展布局,全力推进漳州、福州、宁德三个基地型项目开发,推动漳州基地石化+绿电融合发展,福州基地存量传统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宁德基地核电发展引擎加速发力,着力形成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绿色能源体系。   坚持“省内+省外”“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模式,华能福建分公司健全“抓大促小”“抓远促近”“揭榜挂帅”发展机制,加快获取一批优质风光资源开发,积极参与驭风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广西、湖北、河北等11个省份及省内42个县(区)取得风、光资源约315万千瓦,实现11个整县光伏项目试点开发;在福建省有限放开集中式光伏开发后率先开工建设华能东坂、石埕集中式渔光互补电站项目,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江西蓝腾、广西铁合金等光伏项目,取得广西博白马印岭风电建设指标,新能源在建、投产规模合计超过110万千瓦,“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守正创新 解锁科技密码   走进华能罗源电厂,十余个巨大的“白色盒子”整整齐齐一字排开,这就是传说中的“智慧超级充电宝”,巡检员正通过储能电站控制室的屏幕观察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系统的运行状态。   华能罗源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示范项目 艾传辉/摄   2023年4月,华能福建分公司与华能西安热工院联合研发、建设的全球最大容量5MW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在华能罗源电厂完成电网调度联合调试并顺利进入商运阶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超级电容的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为电力系统调频开辟出新路径。   “智慧超级充电宝”从空电到充满电,容量约为7833千瓦时,相当于近20万个1万毫安的普通充电宝的容量总和,可同时满足近千户居民家庭一天的可靠用电。完成同样的工作,传统锂电池组从充满到完全放电需要1小时左右,而“智慧超级充电宝”仅需几分钟。   近年来,华能福建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围绕生产、发展重大需求,深入挖掘项目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专利“质”“量”双提升,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2020年起,华能福建分公司累计获得57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1项;研发投入7.5亿元,其中战新产业研发投入1.1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项4项。   产业升级 探寻转型新路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传统火电如何加速向“城市智慧综合能源企业”转型?华能福建分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华能福州电厂三期锅炉侧,污泥仓、干化一体机、输粉管道等组成的污泥干化系统正高效有序运转,经过热干化、粉碎后的城市污泥直接吹入锅炉燃烧发电,全程实现封闭式、无害化、规模化处理,让人人避而远之的垃圾,成为了能够发电的“香饽饽”。   这是华能福州电厂于2021年建成的城市污泥处理系统,采用具有华能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废弃物前置干燥碳化技术,建成投产后最大日处理污泥量可达300吨,每年约可处理城市污泥8万吨,减少5248吨燃煤,增发电量1900万千瓦时。   近年来,华能福建分公司坚持清洁能源发展和火电转型并重,以“三改联动”为抓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动老火电转型升级,实现“绿色蝶变”。作为中国华能第一批建设的“全国一流火力发电厂”,华能福州电厂还开工建设了福建省内供热管线最长的长乐北区集中供热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年约可节约标煤3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万吨。“最美山海印象文化电厂”华能罗源电厂,于2021年获评福建省第一批“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华能罗源港电储送一体化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闽山闽水物华新,风帆正扬,征程正劲。站在新的时代潮头,华能福建分公司将牢记嘱托,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敢拼、爱拼、善拼,拼搏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以实干担当继续逐梦八闽山海,再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李宇暖)
01-12

IM体育铜陵市铜官区:全周期服务助企发展“加速跑”

IM体育  铜陵市铜官区推动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问题诉求全收集、闭环办理全流程——   全周期服务助企发展“加速跑”   12月20日,在全国14个省份拥有663家直营门店的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小菜园’在上市过程中,铜陵市、铜官区在政策辅导上给予了很大帮助,同时在IPO发行中,铜官区和铜陵市共同出资作为基石投资人对我们进行了投资。”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道庆表示。   推进企业上市,对于地方而言是提升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整体提升辖区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名片效应提升区域能级。近年来,铜官区紧盯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分层分类分板块建立并动态跟踪企业上市梯队,同时建立上市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引导,精准开展上市服务,推进构建资本市场“铜官板块”。   “除‘小菜园’外,今年10月,位于我们狮子山高新区的‘铜冠矿建’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铜官区财政局局长丁建群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区已拥有上市企业7家,实现“沪深北港”交易所均有“落子”,此外还有“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67家。   以政府“有为之手”助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而实现做大做强,是铜官区打造项目落地无忧、企业加速成长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铜官区在机制上创新、在举措上“加码”,以全周期服务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助力。该区打造“亲清有约、‘铜’心助企”服务品牌,建立“区领导—区直部门—属地社区”三级联动体系,推动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问题诉求全收集、闭环办理全流程。开展“三拼三比”竞赛活动,以擂台赛机制常态化推动园区、部门上台晾晒成绩、讲评工作,激发“比学赶超”内生动力。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落实,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今年以来已累计支付各级各类涉企资金6亿元。   一幢大楼,就能形成一条生产链;一个园区,就能打造高品质的制造业生态圈。在铜官区狮子山高新区薄膜电容产业园,记者了解到,这里虽然面积不大、厂房不多,但是已经集聚红旭智能、诚峰电子、赛福电容、西帝电子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自动化设备—基膜—镀膜—分切—卷绕—装箱—封装—成品”完整的薄膜电容细分产业链。   “两家相邻企业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我们一个电话,隔壁龙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能安排叉车送货上门。”位于薄膜电容产业园内的安徽赛福电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兵告诉记者,上下游企业聚在一起,沟通更方便,还可以降本增效,“我们每个月要使用近500吨聚丙烯薄膜,其中约200吨来自于龙辰电子。”   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响应。铜官区在狮子山高新区打造薄膜电容产业园,并试点“工业上楼”模式,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助企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受到好评。铜官区进一步复制推广该模式,于今年9月建成并运营薄膜电容产业园二期,进一步服务企业“抱团发展”需求。   “一手抓项目招引建设,培育发展动能、积蓄发展后劲;一手抓现有企业诉求响应、问题化解,助力其加快成长。”铜官区委书记王书春表示,近年来,该区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融入服务企业全链条,着力打造“企业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的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   伴着系列举措落实,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串项目的“葡萄串效应”越来越多地在铜官区出现,推动该区经济发展指标稳步向好、后劲不断增强。近两年,该区入列“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全省亩均效益‘领跑者’县区”。今年前三季度,铜官区生产总值311.5亿元,同比增长5.7%;规上工业总产值498.3亿元,同比增长9.6%;服务业增加值205.5亿元,同比增长7.2%。   记者 刘 洋 通讯员 王宗涛 巨晨寅
01-12

IM体育颍上经开区:下足“硬功夫” 提升“软实力”

IM体育  2024年以来,颍上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个,总投资176.5亿元。纳统项目24个,总投资74.4亿元。其中,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纳统制造业项目15个,投资亿元以上制造业竣工项目4个。   位于颍上经开区芯颍产业园二期的安徽金振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是 一家从事光学玻璃、光电玻璃、光学复合材料等生产研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投产之初,用电需求大,颍上经开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对接,现场察看企业生产线的建设规模,制定最优的增容改造方案,为企业配备两台变压器,将电容从照明电源电压增加至4200 千伏 ,并保障快速送电。   此外,颍上经开区管委会在厂房、用工、用电、人员招聘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企业从签约落户到投产,仅用了不到 5个月时间。   近年来,颍上经开区发挥核心承载作用,不断加大道路、管网、地表水厂、产业园、污水处理、增量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力促成多个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优质营商环境 “赋能”,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2023年12月,安徽特锐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地于此,从考察到签约用时不到3个月。目前,该公司生产设备已进厂,进入试生产阶段。   “多亏了园区在项目立项、施工许可、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方面的帮办代办,企业才得以快速竣工,迅速落地投产。”提及园区的帮办代办服务,该企业负责人连连夸赞。   颍上经开区积极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营商环境,开展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多个行政审批服务及帮代办业务,对项目建设全流程进行 “再造式”优化。   “从投资协议签订、开工建设,再到竣工投产,‘帮代办’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快马加鞭。”颍上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2024年以来,该中心受理各类审批项目642件,其中“帮办代办”服务335件。 ( 李培)
01-12

IM体育国网宁夏信通公司持续深化通信生产管控中心建设

IM体育  近日,为支撑通信生产管控中心工作,提升通信运维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通信设备管理精益化水平,国网宁夏信通公司深入开展通信生产管控中心建设,推动全省通信生产业务高质效推进、同质化管控。   国网宁夏信通公司围绕通信设备状态管理和通信检修作业管理,从设备、检修、方式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通信运维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设备精益化管理。通过强化通信运行方式原则的规范执行,对电力通信网年度运行方式编制、通信运行方式关键指标和日常运行方式安排原则进行分析,提升通信运行方式安全校核和优化安排业务能力,保障隐患治理高质效完成和设备本质安全。   此外,该公司分析通信电源典型故障案例,提升通信电源运维技术能力。对全网典型的通信高频开关电源内置隔离开关故障进行分析,强调“配置隔离开关的类型不能为电感性负载,只能为电容性负载”等注意事项,确保通信电源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传输设备故障处理能力,分析各类故障的出现原因及处理办法,提升通信运维人员的通信网管专业技能水平,保障传输设备稳定运行。   下一步,国网宁夏信通公司将结合工作实际,聚焦检修、方式、设备等方面的指标管控,促进各地市单位通信专业技术交流,不断强化通信专业技术和精准管控能力,完善通信生产统一管控体系,助推通信生产业务同质化管控。(李晓波)
01-12

IM体育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IM体育移动充电机器人自带储能、无人驾驶、占地面积小、部署灵活便捷等诸多优势,应用场景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有不少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能源厂商、充电服务企业等,已提前布局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产品,以期抢占更多市场。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26.2万辆。换而言之,今年前11个月,新增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简称“桩车增量比”)约为1:3。     “从桩车增量比这一指标可以看出,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存在一定的脱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工产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电动汽车补能需求的驱动下,充电桩与机器人技术结合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应运而生。 (资料图片)这是在2023年的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参展商向参观者介绍一台自动充电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应用场景多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到2030年,移动充电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约为600亿美元。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的充电桩或移动充电桩,本质上是对现有人工“配送式储能移动充电模式”的智能升级。     据悉,移动充电机器人自带储能、无人驾驶、占地面积小、部署灵活便捷等诸多优势,应用场景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有不少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能源厂商、充电服务企业等,已提前布局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产品,以期抢占更多市场。     北京天眼查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系统显示,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申请注册3枚“CharGo充电狗”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建筑修理,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据悉,“CharGo充电狗”是宁德时代研发的储充检一体机器人,集三大功能于一身,它既是可移动的充电设施,又是分布式储能,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卫士。     “当下,移动充电机器人尚在市场发展初期,如果业内相关公司能找到比较可行有效的方式将充电桩技术与移动机器人相结合,无疑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若技术能够满足需求,移动充电桩的市场前景将比较广阔。”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记者表示。 (资料图片)在位于深圳巴士集团深康充电站内的超充站,工作人员为一辆新能源汽车插枪充电。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     多家公司已有布局     随着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应用有望解决部分场景下的新能源车充电排队、占位、场地/电容限制等难题。     据高工产业不完全统计,国内共有39家企业竞逐移动充电机器人市场,包括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嘉和”)、北京中能聪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聪聪”)、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达科技”)、上海蚕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蚕丛机器人”)等。     今年,国轩高科旗下品牌“易佳电”已投放上千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覆盖国内30座城市,涉及高速服务区、公共充电站、商业体停车场、单位停车场、机场高铁站、公寓等多个应用场景。     据亿嘉和董秘办相关人士介绍,“共享充电机器人”作为公司智慧共享充电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设备,实现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在一个停车区域内的自由搭配,在空间上改“车找桩”为“桩找车”,在时间上变“车等桩”为“桩等车”,具备车桩分离、动静分开、100%覆盖的特点。     挚达科技推出了自动充电机器人系列产品,其中包括FA系列和FS系列,目前已与众多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今年5月份,蚕丛机器人打造的上百台移动充电机器人“闪电宝”完成交付,并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投入运营。据了解,该度假区拥有近6000个车位,但固定充电桩只有100多台,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因此尝试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     早前,中能聪聪推出“移动共享充电机器人X60”,该机器人直击基础建设难、运营成本高、运营难度大、车主充电愁四大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痛点问题。此外,以该公司自动驾驶储充机器人R30为例,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可以进行自主导航、动态避障、精确到达指定位置,提供柔性、快速的充电服务。     “从充电桩的行业格局来看,传统充电桩仍为主流,充电机器人等移动充电桩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在越来越多企业相继研发出新产品的情况下,移动充电机器人市场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国内咨询机构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记者 李雯珊)
01-12

IM体育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向“绿”而行 探寻四方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IM体育  近年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坚持生态设计,深耕绿色制造,构建绿色供应链,在“绿”上下功夫,在“碳”上做文章,持续擦亮“金字招牌”,推动中国绿色高端装备行稳致远。   坚持绿色驱动,打造“根深叶茂”产品生态圈   高速动车组作为绿色高端装备典型代表,坚持设计、制造、运营绿色化,持续提升海外市场首位度,打造一个个绿色产品“生根落地”的实践。   绿色低碳设计。秉持“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生态设计理念,推行模块化、绿色化、轻量化、低碳化设计。采用新型地板布、水性漆等环保材料;排水系统采用中转式真空集便系统的技术方案;电力牵引采用低压能耗分时管理;车体采用密度较低的铝合金线槽、铝蜂窝地板等轻量化设计。   绿色低碳制造。采用清洁生产和精益制造先进工艺和技术,车体制造实现组装免调修,采用机械手自动焊接、搅拌摩擦焊、自动打磨技术、激光投影定位。实施机器人自动喷涂。制造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合规处置。   绿色低碳运营。采用变极调速辅助风机,有效降低冷却系统噪声;研制新型内装结构,实现车内吸声降噪;车轮采用降噪板、降噪块,降低轮轨噪声对环境影响。车内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达国际优级水平,为旅客打造绿色环保的客室空间环境。车体减阻减重,采用独立轴控技术,运营过程节能降耗。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分别由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同步对向始发,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和雅万高铁为当地绿色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赋能沿线生态圈形成,织就了一幅经济发展与自然融合的生动画卷。   坚持绿色转型,汇聚“固本强基”发展新动能   中车四方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产品”技术力,夯实“生态保护”支撑力,持续汇聚“固本强基”绿色发展新动能。新能源智能城际市域动车组(CINOVA H₂)“星”耀柏林,零碳先锋,氢启未来,受到了各国热捧。   中车四方积极构建 “生态产品”绿色范本,瑞龙智行号动车组、氢能源有轨电车、新型城际市域智能列车(CINOVA2.0),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逸群”智轨绿色环保,支持动力电池、氢燃料、超级电容等多种供电形式。“碳星”快轨引入“新材料之王”碳纤维运行节能,引领地铁列车全新绿色升级。   中车四方投资8300万元实施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专项提升治理,实现环保设施升级。水更绿,公司新建处理能力500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满足标准要求,并实现中水回用,年中水回用量约20万吨。天更蓝,从绿皮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跨越,涂装选材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并安装30余套“活性炭+催化燃烧”治理设施,提升涂装废气治理效率。废减量,“三管齐发力”。坚持源头工艺优化、过程有效管控、末端合规处置,推进精准减废。   12月19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支持,绿色全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向‘绿’而行 探寻四方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的经验做法入选“2024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01-11

IM体育心相近丨中越务实合作跑出“加速度”

IM体育  新华社河内/南宁8月20日电 心相近|中越务实合作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记者胡佳丽 黄耀滕 孙一   一趟又一趟中越快速通关班列(以下简称“中越班列”)满载化工品、机械设备等中国产品,驶抵越南安员站;一车又一车越南榴莲、菠萝蜜接连通关,从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进入中国市场;本月初,从越南胡志明市到芽庄的新列车投入试运营,当地乘客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先进和舒适;在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上半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再创新高……今年以来,山连山、水连水的中越两国,在务实合作之路上跑出“加速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3月8日,一列满载340吨电力铁塔的中越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开出,发往越南河内。这是广西首次开行电力铁塔专列。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积极探讨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硬联通’”,“提升智慧海关‘软联通’”,“携手打造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举行会谈时,这样为深化两国务实合作指明方向。   会谈后,双方还共同见证签署关于党校、互联互通、工业、金融、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机构和媒体、地方、民生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硬联通”推升经贸投资热度   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表示,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对越南进行历史性访问取得圆满成功。当前,中越双方正全力落实此访中两党最高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联合声明精神,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取得良好开局。   在越南首都河内,白天里,卖花流动摊遍布大街小巷。夜晚的鲜花批发市场也是车水马龙。新华社记者 刘天 摄   越南中国商会会长顾朝庆告诉记者,今年前7个月,越南果蔬对华出口额不断攀升,双方在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合作也日趋紧密。与此同时,在越南吸引的新增投资项目数量上,中国排名第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对越南市场的重视。这些项目为北江、北宁、平阳等地工业园区创造了大量本土就业岗位。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发展势头强劲,前7个月双边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   随着双方合作领域持续拓展、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中越跨境货物运输保持高位运行。据统计,截至8月18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今年累计发送7850标箱,同比增长15倍。   2023年12月9日,人们在越南河内乘坐由中企承建的吉灵-河东线轻轨。新华社记者 程一恒 摄   广西铁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中越班列向越南出口汽车零配件、陶瓷电容等产品。公司业务经理黄鸿俊告诉记者,中越班列“方便快捷、运输成本更低”,“提升了我们产品的竞争力,也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争取更多机会”。   7月底,在胡志明市西贡河畔,巨大电子屏幕上播放着一则TCL广告,广告语为“梦想开始的地方”。这个中国科技品牌正在庆祝“出海”25周年,而越南正是TCL全球化布局的第一站。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在满足越南和东盟市场需求的同时,TCL计划进一步在越南整合资源,打造可辐射东南亚乃至欧美市场的区域制造和供应链中心。   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阮增毅告诉记者,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加快越中两国战略对接合作,更好服务两国经济发展、更多惠及两国人民,而清洁能源、电商、物流等领域将作为新的增长点,推动越中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软联通”让“两头甜”更甜   眼下正是越南菠萝蜜和榴莲等水果上市的旺季。“我们现在每天都会从友谊关口岸进口一两柜越南菠萝蜜、十几柜越南榴莲。”广西胜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业务员周仙霞告诉记者。   友谊关口岸位于广西凭祥市,见证了今年以来越南农产品输华的快速增长。来自越南的“甜蜜”丰富着中国消费者的味蕾,中国市场的潜力也让越南供应商尝足“甜头”。   2023年9月15日,在越南多乐省一家榴莲加工厂,一名工人给榴莲称重。新华社发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越南果蔬对华出口额达21亿美元,占越南果蔬总出口额的64%。其中,越南榴莲对华出口额达12.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占越南榴莲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92.4%。   “两头甜”的背后,离不开检验检疫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支持。在友谊关口岸,通过“智能查验辅助管理系统”,数字化方式减少了货物等待时间,提高查验效率;通过“智能检疫处理系统”,数字化、全留痕的检疫流程取代了“线下跑腿”。   目前,中越智慧口岸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建成后又将提高口岸通行能力的“智慧指数”,为双边贸易投资按下“加速键”。“智慧口岸项目依托卫星导航和5G技术,将实现集装箱无人驾驶运输车辆、自动化吊装设备、集装箱检查系统、智能审图系统的集成及统筹调度,最终实现中越进出口货物24小时全天通关。”友谊关海关副关长高辉说。   “双向奔赴”活力澎湃   越南游客在广西防城港享用中国火锅,在凭祥步行街买衣服;中国游客在河内品尝越南米粉,在下龙湾欣赏越南美景……今年上半年,中越跨境旅游的“双向奔赴”活力澎湃。   今年暑假,来自中国广东的黄姚琳和好友相约到越南胡志明市旅游。“5年前我第一次来越南旅游时只来得及在北部和中部游玩,这次特意来到南部,想完成一次完整的‘穿越’之旅。”与5年前相比,如今多处景点和餐馆可见中文提示,酒店有了会中文的工作人员,提升了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   2023年3月15日,越方工作人员在越南谅山省的友谊国际口岸手捧鲜花欢迎中国游客。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据越南国家旅游局统计,今年5月,越南接待中国游客35.7万人次,中国成为越南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国。   口岸交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快捷查验加快通关效率,也持续带热中越“边境游”。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河之隔。防城港东兴口岸是见证中越游客“双向奔赴”的重要口岸。   2023年9月8日,市民在广西南宁一家越南粉店用餐。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8月17日,口岸开关不久,越南导游阮氏金就带着旅游团过关,开启中国之旅。“中国是越南游客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她说,现在每周都要带两三个旅游团来中国,“很多人对旅行体验非常满意,回国后还会推荐给自己的亲友”。   越南游客梁氏幸在东兴游玩了两天,意犹未尽:“这边风景美、环境好,还方便,通过东兴口岸很快就能返回越南。”   2024年7月5日,越南游客在大理洱海边骑行。新华社记者 王贤思 摄   去年12月底,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通运营,东兴市这座中越边境城市从此接入全国铁路网。越来越多越南游客选择搭乘这条高铁线路,转往中国其他旅游目的地。   “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动人旋律唱出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的睦邻情谊。随着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继续扩大,中越之间的“双向奔赴”将更踊跃、更广阔,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将不断走深走实。
01-11

IM体育“行走”的充电桩,能否破解老旧小区汽车充电难?

IM体育  近年来,我国顺应汽车产业变革趋势,统筹推进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但在现实生活中,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远不及电动车增速,“僵尸桩”“废桩”以及充电桩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存在。此外,还有充电桩布桩难、找桩难,电桩无人维护、无人管理;停车场桩少车多,充电高峰排队时间长;老旧小区安装充电设备等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充电桩供不应求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不妨转换一下思路呢?从“车找桩”到“桩找车”,这样充电会不会方便得多?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社区的群众也这么想。   让充电桩“行走”起来   最近,小南社区通过率先试点“智能移动充电车”,让充电桩“行走”了起来,成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为居民带来了绿色、柔性、安全的智能充电服务。   1.扫码解锁移动充电车   2.手动移动到充电车旁并将充电枪插入车身   3.扫码选择时长计费或电量计费的充电方式   4.确认通讯开始充电   5.大约一小时后完成充电   6.拔出充电枪   7.扫码缴费   智能移动充电车便完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   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社区的居民还在为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发愁。   小南庄社区始建于1993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目前新能源汽车有50多辆。社区党委书记柳春英告诉中国之声,因小区属于高压自管用电,小区车库的电容基本饱和,供电局无法再安装充电桩,随着小区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加,可供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充电桩供不应求,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   柳春英:从2021年以后相关部门就不再在社区里新增充电桩,一个是电容已经达到了极限,另外一个我们社区是高压自管电,供电部门也没有权限在小区里再增设充电桩,这样新买新能源车的车主,导致他们没有地方充电,充电可能要去周边的一些设施去充电。   为尽快解决居民“充电难”问题,社区尝试过利用潮汐车场满足住户用电需求,但因场地和电源受限无法安装充电桩,方案没能落地。拓展场地不可行后,社区转向扩大电容方案,最终也宣告失败。柳春英坦言,社区随后发动了居民、社区骨干队伍、物业、静态交通和停车自管会等多元主体一起商量解决。   柳春英:其实难度很多,到处碰壁吧,就解决不了充电的问题。下午有个姐还问我协调充电桩的事,就是你有停车位也不一定能装充电桩。   最后,在海淀区城管委和海淀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确定与首钢城运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智能移动充电车试点项目,引进了“智能移动充电车”来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今年10月中旬,两台外观精致的“智能移动充电车”在小区正式“上岗”,两台移动充电车均为容量46千瓦时的快速充电设备,平均1小时就能为新能源汽车完成“续航”。车头是充电电缆和接头,车尾安装有液晶显示屏,不使用时可停放在社区西门的空地,不占小区停车位。   柳春英介绍,目前使用移动充电车采用的是群内预约制,每天为2到3名车主提供充电服务。这个群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可以预约让车主的时间变得自由起来。据了解,群里可能有10多个人在。同样的物业服务好几个社区,缓解了小南庄地区的充电难的问题。   首钢城运控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常一龙介绍,小南庄社区是第一批投放“智能移动充电车”的小区,自试运营以来,解决了老旧小区充电难的痛点,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常一龙:它是第一个是适用于老旧小区复杂场景的一款产品,好多老旧小区车位规划以及当时这个小区建设它并不是特别规则,所以我们选择了人工助力的方式,由人来操作小车。它的操作也非常简单,类似于咱们骑电动车一样,有一个车把,有一个小油门,一拧把里边有一个助力电机,就可以去驾驶小车了。除了小南庄,我们在周边的一些小区,包括鼓楼的一些胡同里都投放了一些产品。从安全方面和适配度方面看,通过人来操纵小车,目前是比较能快速地投放部署产品的这么一种方式。   常一龙表示,移动充电车能在老旧小区成功落地,也是为更多社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电方案。他们陆续做市场调研,发现好多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老百姓的充电需求也越来越多。公司也是着力于做移动充电产品,固定充电桩可能是目前老百姓需求的一个主流,但是移动充电车可能针对特殊场景特殊需求,算是特别补充,尤其像小南庄社区这种老旧小区,存在一个很共性的问题,配电设施电容量有限,临时变压器没法扩容。但老百姓的充电需求还是有的,这时候移动充电车的产品,它的特性就非常符合社区的痛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国家提倡低碳行为,倡导绿色文明,如何让更多人响应国家政策,需要配套落实一些切实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王丛虎:必须有一个配套落实的一些,让更多人安心地去购买使用电动车的措施。政府一直在提倡民呼我应,我们的社区,我们基层的街道办,包括我们的物业等这些基层的组织,真正是从民众的需求出发。这是一个典型的服务型政府的表现,也是能够办实事的一个重要表现。   常一龙透露,未来在现有设备落地的基础上,会逐渐研发减少人力成本的移动充电车。后续想尽量去减少人为的干预,减少一些人力成本。一个月来充电数据也做了统计,充电的范围从20%到80%区间,业主的充电量是比较多的。而且在投入运营这一段期间看,有一些新能源车电池也会有自己的保护,比如说90%到95%,会有一些限流,就保证电池使用寿命。   王丛虎建议,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是数字时代智能化转型的方案,设备多跑路,民众少跑路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王丛虎:让智能化的东西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我们过去说电子化时代是让数据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那么数字化的时代就让人工智能AI的产品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我觉得未来肯定是一个大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在各地推广开来。

总部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科兴路西段606号

电话:0086-28-82091028

电子邮箱:admin@fudashi.cn   

版权所有:IM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服务支持 | 滇ICP备88088553号-1

IM体育电子移动端